(唔係)村長個女
美國頂尖研究人員急速遷往歐洲
美國申請者參與一項歐盟知名科研計劃的人數增加了五倍。
歐洲各國、地區、大學及研究機構紛紛推出計劃,以受惠於美國削減科研資助的趨勢。
布魯塞爾 — 據《POLITICO》取得的新數據顯示,歐盟最高科研委員會近期就一項數百萬歐元的計劃所發出的徵集,吸引了大量美國研究人員報名,申請數目較往年增加了五倍,他們希望遷往歐洲院校以追求科研抱負。
美國研究人員爭取歐洲科研資助的熱潮,正值特朗普政府對學術研究日益敵視的氛圍之下。
這對歐盟委員會主席 Ursula von der Leyen 來說是一大勝利。她曾親自推動相關努力,以回應特朗普政府對學術計劃的大幅削減。歐洲藉由強調學術自由及增加遷移資助額度,把自己定位為安全的避風港。
歐洲研究委員會(ERC,負責基礎研究的資助機構)於今年春季宣布,將為有意從美國遷移的研究人員所提供的額外資助金額,由100萬歐元加倍至200萬歐元。這意味著這些研究人員在最長五年的計劃期內,可獲得高達450萬歐元的資助。
根據八月底截止的最新一輪申請數據,這項誘因極受歡迎。來自美國的申請共有114份,較2024年度的23份激增400%。
整體申請數量僅增加31%,從2,534份增至3,329份。其中來自英國的申請為538份;而在歐盟內部,意大利的申請最多(445份),其次是西班牙(240份)。
歐洲各地,包括國家、地區、大學及科研機構,均已推出計劃以受惠於美國削資。「目前已有超過70項國家及地區層面的倡議,專為吸引研究人員而設,」歐洲科研專員 Ekaterina Zaharieva 在九月中於布魯塞爾的一場會議上表示。
本週,奧地利科學院宣稱因特朗普政府的科研政策而直接帶來「頭腦回流」(brain gain),並宣布在六月啟動的一項為期四年的新獎學金計劃下,將有25位研究人員自美國院校遷往奧地利。
「他們帶來新思維、新視角及國際網絡——這對奧地利科研是重大收穫,亦大大提升我們科研基地在海外的能見度,」該院院長 Heinz Faßmann 在聲明中表示。「多虧特朗普,我們看見這場頭腦回流。」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