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蛇打七寸(2)
烏克蘭對俄羅斯煉油廠攻擊激增
引發燃料短缺
作者:Olga Robinson、Matt Murphy(BBC Verify)、Yaroslava Kiryukhina(BBC 俄語組)
2025 年 10 月 2 日
BBC Verify 與 BBC 俄語組調查發現,烏克蘭近月大幅增加對俄羅斯煉油廠的攻擊,已在部分地區引發燃料短缺及價格上漲。
經核實的畫面及俄羅斯媒體報道顯示,自 8 月起,針對位於俄境深處的煉油廠的無人機襲擊激增,9 月維持在高位。
自今年 1 月以來,俄國 38 座大型煉油廠(將原油轉化為可用燃料如汽油與柴油的設施)已有 21 座遭受攻擊,成功打擊次數較 2024 年全年高出 48%。
普通俄國民眾似乎已感受到衝擊。經核實的影片顯示,加油站大排長龍。一些油站乾脆停業「熬過危機」,避免虧損,一位經理向俄媒表示。
烏克蘭安全局(SBU)未對置評請求作出回應。不過,澤連斯基總統曾表示,打擊俄羅斯石油工業是迫使俄國重返談判桌的關鍵手段。
「最有效的制裁——最快見效的制裁——就是俄羅斯煉油廠、終端、油庫燃起的熊熊大火。」澤連斯基在 9 月的一次講話中稱。「我們已大幅削弱俄羅斯的石油工業,而這也大大限制了戰爭。」
我們的分析顯示,8 月攻擊數量創下新高,14 座煉油廠遭烏克蘭無人機打擊,9 月則有 8 座。這波攻勢出現在短暫外交斡旋期之後——其間,美國總統特朗普曾試圖在基輔與莫斯科之間斡旋停火協議。
部分攻擊針對俄境深處的設施。9 月下旬,SBU 兩度成功襲擊位於巴什科爾托斯坦地區的 Gazprom Neftekhim Salavat 煉油廠。
衛星圖像顯示,這座距烏克蘭邊境逾 1,100 公里(683 英里)的設施在襲擊後濃煙滾滾。
基輔同樣攻擊了部分俄羅斯最具價值的煉油廠。今年以來,伏爾加格勒附近的一座煉油廠已六度中招,其中一次 8 月的攻擊迫使其停產一個月。位於莫斯科附近、日產 34 萬桶的巨型梁贊煉油廠,自 1 月起已五度被襲。
前俄副能源部長、現流亡反對派政治人物 Vladimir Milov 告訴 BBC Verify,烏克蘭的攻擊主要有兩大方向:一是攸關民生供應的大型煉油廠,二是靠近前線、為俄軍作戰提供燃料的設施。
烏克蘭總參謀部先前曾指稱,薩馬拉與薩拉托夫的煉油廠被用於軍事後勤。這兩地近期均遭無人機打擊,薩馬拉地區的三座煉油廠已有兩座停擺。
風險諮詢公司 Sibylline 的首席執行官、前英國陸軍軍官 Justin Crump 告訴 BBC Verify,烏克蘭長期以來都將俄羅斯石油天然氣業列為打擊目標。但他指出,這一連串襲擊顯示軍方與安全部門如今已將此確立為「核心戰役」。
Crump 表示:「這場戰役顯然投入了大量資源,是基於對何者能最大限度削弱俄羅斯的情報評估而推動的。」
由於俄羅斯自 2024 年 5 月起將汽油產量數據列為機密,因此難以衡量攻擊對汽油與柴油產出的實際衝擊。但 BBC Verify 的分析顯示,自 8 月以來至少有 10 座煉油廠被迫完全或部分停產;路透社則報道,在某些日子,全國產量一度下降五分之一。
今年 1 月,莫斯科附近的梁贊煉油廠遭無人機攻擊,巨大的爆炸迫使其暫時停產。
有證據顯示,煉油廠遭襲已對部分俄國民生造成影響。BBC Verify 證實的影片顯示,在俄國遠東及聖彼得堡與莫斯科之間的高速公路,加油站排起長隊;在被佔領的克里米亞,克里姆林宮扶植的當局則已實施汽油配給。
西伯利亞一些小型與獨立加油站業者告訴俄媒,由於燃料供應持續緊張,他們不得不關門停業。新西伯利亞州一名經理將現況比作後蘇聯時期的惡性通脹:
「在我看來,我們自 1993 至 1994 年以來,未曾遇過如此危機。」他對當地媒體《Precedent TV》表示。「許多加油站如今都暫停營業。或許等待危機過去比虧損經營更好。」
俄國傳統上每逢暑期出遊及煉油廠維護,油價便會上漲,如今無人機襲擊更令情況惡化。
零售汽油價格飆升,而批發價——零售商自生產商採購的價格——漲幅更快,自 1 月以來已上漲 40%。
受嚴格管控的俄國國內媒體亦暗示無人機襲擊是短缺的關鍵因素。《商業日報》(Kommersant)將缺口歸因於「煉油廠的非計劃性停產」。
然而,俄國西部地區——包括莫斯科與克拉斯諾達爾——似乎基本未受影響。部分接受 BBC 訪問的居民甚至表示,他們對其他地區的短缺毫不知情。
俄國官員堅稱局勢在掌控之中。本週新聞發佈會上,克里姆林宮發言人 Dmitry Peskov 表示,「政府正在採取必要措施」應對短缺。
但副總理 Alexander Novak 上週宣布,汽油出口的部分禁令將延長至 2025 年底。反對派人物 Milov 則指出,此舉規模有限,「無法拯救國內市場」。
這些襲擊在多大程度上影響莫斯科利用石油收入資助對烏戰爭,仍然不明。
俄國絕大部分石油出口仍以未煉製的原油形式進行,這些出口似乎未受襲擊影響。彭博社在 9 月底的分析顯示,雖然原油利潤不及汽油和柴油,但出口量卻創下新高。
Crump 認為,若西方採取更多針對石油出口的措施與制裁,這些襲擊的影響力將進一步增強;但他同時強調,這些打擊已削弱莫斯科持續戰爭的能力。
「僅憑這場戰役無法讓俄羅斯屈膝,但確實加劇了這場持久戰的痛苦。」